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以侵犯中框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病疫等。 但是狂犬病并不可怕。 狂犬病是食肉野生哺乳动物为宿主的病毒性传染病,潜伏期为2-8周,如狐狸、狼、黄鼠狼、獾、皖熊、蝙蝠等野生动物有狂犬病毒,传染给犬、猫、牛、猪、马、牛、羊等家畜家禽,人若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犬、猫等家畜咬伤后,才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以流行病学为依据,易感性的人被病犬咬后的发病率约为15%-60%.若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后病率可降为0.15%左右。 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后,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佫口、注射疫苗。 1、 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 2、 用碘酊或酒精消毒数次; 3、 按暴露后程序注射疫苗。 4、 暴露后免疫程序按下述伤及程序分级处理 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暴露分级 级别 | 伤及程度 | 处理意见 | 1级暴露 | 触摸动物,被动物舔及无破损皮肤 | 一般水需处理,不必注射狂犬疫苗 | 2级暴露 | 无流血的皮肤咬伤、抓伤、有破损的皮肤及被舔 | 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 3级暴露 | 一处或多处皮肤出血性咬伤或抓伤、可疑或确诊的疯动物唾液污染粘膜 | 按暴露后程序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马抗狂犬病血清按40IU/KG给予,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按20IU/KG给予,将尽可能多的马抗狂犬病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作咬伤局部浸润注射,剩余部分肌肉注射。 |
狂犬病在全球的分布很广。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狂犬病造成的人类死亡约有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
|
|